三伏天是什么节气 三伏天从哪天开始

时间:2024-11-15 15:55点击:190080次

三伏天是一年夏天当中最闷热 潮湿的一段时间。

三伏天,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时段。三伏有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之分,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。“入伏”后,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。

传统历书规定:“夏至三庚便数伏”,意思是说,“从夏至日”开始往后数,数到第三个“庚日”便开始入伏了。这里的“庚日”是指古代的“干支纪日法”中带有“庚”字头的那一天。“伏”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;亦指天气太热,宜伏不宜动之意。

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。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(初伏)出现的时间不同,所以导致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。中伏时间有长有短,可能是10天,也可能有20天。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,有些年份是40天,两种情况。


初伏

初伏,是“三伏”之第一伏。其日期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,至夏至后第四个庚前一天这段时间。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,所以初伏时间是10天。三伏中的“伏”,有两层含义。第一,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;第二,指天气太热,宜伏不宜动。其气候特点是”高温、高湿”。“三伏”与“三暑”(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、大暑、处暑)均代表高温极端天气,时间轴和温度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致:暑天来,伏天到;伏天消,暑将尽。古人之所以将一年中的极热天称“暑”,同时又找出了一个“伏”与之搭伴,除了文化含义外,另一重要目的是出于养生的考虑。

中伏

中伏,“三伏”之第二伏,即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始,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这段时间。中伏的天数有长有短,可能是10天,也可能是20天,这取决于每年夏至节气后第3个庚日(初伏)出现日期的迟早。“三伏”其气候特点是”高温、高湿”,因为三伏天吹东南风,空气潮湿,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期间湿度大,三伏天”高温、高湿”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。

末伏

末伏,汉语词汇,拼音是mò fú,是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 前一天这时段,共10天。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,俗称秋老虎。末伏早晚较凉快,白天阳光依然剧烈。

末伏,是“三伏”之一,所谓“伏”即是“暑气潜伏于地”之意,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;也有的解释是“伏”就是天气太热了,宜伏不宜动。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、气压低、湿度大、风速小。

三伏天是什么节气 扩展

一般是夏至节气到立秋节气。

三伏天是从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,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结束,一般是30天或40天。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。 

三伏天的计算是从夏至节气开始的,并且三伏天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时期。

三伏天是什么节气 扩展

小暑大暑三伏天是指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时段分别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。

其中,“小暑不算热,大暑三伏天”这句话从字面上看可以理解为小暑是炎炎夏日的开始,等到大暑时才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。

三伏天是什么节气